異質性分組...
頭上的第一個想法泡泡是...這樣跑同質性檢定時...會過嗎?
XD
在劉新老師的教學上看到很多寶貴的科教理念和教學方法
聚焦的...當然不外乎是論證的部份...但是...從和老師的對談與經驗分享過程中
我們都認為老師更著重的小組合作的學習
老師她強調要使用異質性的分組來促進小組合作的學習
除了新生剛入學第一次分組是用隨機分派的分組方式讓學生分組
之後的分組規則都是採用學生生物科成績作高低排序後
編排每組有兩位高成就學生、兩位中程度學生、以及兩位低成就學生在同組
依照生物科學習成就就會有成績上的編序
從最高程度的一號到學習成就比較低緩的六號
並且儘量平均每組學生的性別都有男女各半的比例
運用S型的編排分組方式進行編組
而學生們都自己知道自己的成績與接下來要分配到哪一組
使得每組的分組結果會變成--> (男高+女高)+(男中+女中)+(男低+女低)
期盼這樣的異質性分組能激發更多學習的巧妙互動
在段考過後
我們感受到學生雀躍地來到教室預備進行新一階段的分組
當有學生從後面的號碼躍進到前面的號碼時
全班和老師都會給予口頭上與精神上的鼓勵
我們聽見老師給予學生相當大的讚揚
班上的同學們也紛紛給予正向的回饋和掌聲
甚至有人會稱讚這位同學先前的努力
真的有認真在學習
變的不一樣了...
在旁的我看了
也感染到這些努力的學生的欣喜和感動
我看到燦爛的笑容
是來自老師與他人的認同肯定
是來自自我的成長
是來陽光般的自信
當然
幾家歡樂幾家愁
當高成就學生掉落在後面的編碼時
老師就會提出警惕和勉勵
請繼續加油
你可以有更好的表現
相信這樣的正向競爭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的求學態度
縱然異質性分組可能會有所爭議或有所缺失
但每種教學都有它自身的優缺點是需要去取捨和承擔的
老師她還是強烈認為要採用異質性分組乃是因為...
在這樣的同儕團體中...
可以有不同的社會交際互動
可以讓低成就學生得到學習興趣與自信
可以讓高成就學生學習教導他人並且更加澄清正確的科學概念
可以有和他人溝通討論的機會
可以有意見分享的時候
可以有科學社群般的論證協商
可以獲得更多自信
可以向科學家一樣的探究過程
可以體驗更科學的科學活動
.......
好多好多...很棒不是嗎?
(這時候要說: 「哇喔~老師,你好棒喔!!」)
而且 比起往常的講述教學的課室裡
更增加了師生互動 生生間的互動
學生與教師間的對話不再只侷限於課室裡的發問
沒有再只是那些高成就學生的回應
學生來找老師說話
不是只有作業沒帶沒寫而被指責
多了許多師生說話的機會
更深入每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
確認每個學生的問題
也改變學生的觀念
不是只有成績好的學生才可以和老師說話
原來 我也可以!
毎位學生都可以找老師說話!
我也可以和老師分享我的世界、我的科學想法!
學生更願意分享 更願意去探究世界
素養、態度、興趣、自信、能力...不正是因此而成長出來了嗎?
3C不只是口號而是實際的運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