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撰寫科普短文

當收到每個月寄來的「科學人」月刊時...
裡頭總是會附有著別冊小本
都是由一些現場的老師們所撰寫的小「科普閱讀學習單」
類似以前的英文閱讀測驗形式
落落長的文章句讀中
教師和學生彼此抽取脈絡撰寫與閱讀


這讓我想到...

1. 老師們是如何撰寫這樣的科普短文,並能從中埋落伏筆,
隨後建立評量題組?中間是經歷怎樣的過程?

2. 教師從自己接收新訊再由文字轉化成適合該年齡層學生
適合閱讀的文本的,其心智轉換歷程又是有怎樣的變化?

3. 是否也跨越教科書限制的藩籬,拓展學習資源,結合制式
與非制式的學習資源?

4. 若能促進學生學習更廣更深,又該如何促進或提升教師在
文本撰寫的能力或動機?

5. 學生展現的不同文本閱讀能力或習慣,又是如何從中去理解
、批判、並建構科學概念?



看個小別冊也可以讓我想成這樣...

簡單的想...其實就是「閱讀測驗」啦...

我的頭上總有很多問號和突然發亮的電燈泡

燈!